查看原文
其他

乘示范城市建设东风 掀海洋经济创新高潮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秦皇岛这座城市,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大海的气息。2000多年前 “友情冠名”的那位秦始皇曾在这里派人出海寻找长生不老药,虽说注定无功而返,但不得不说他的直觉还是挺准的——大海里的确有宝藏。只不过这宝藏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仙丹,而是需要靠着创新精神来发掘的物质财富,现代人把它叫做“海洋经济”。

多年以来,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一直是秦皇岛市海洋经济中的传统产业。2017年,秦皇岛市成为第二批“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3年多来,随着一批示范项目落地、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等产业迅速起步,一系列富于创新精神的尝试给这座城市的海洋经济格局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制造企业试水海洋工程装备


“施工过程中,各单位配合默契,仅用16小时便完成叶轮组装工作,相较标准作业时间提前了4小时;整个吊装过程仅用时82小时,为同地区其他项目首台机组吊装的一半。”这段话来自“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中的一篇文章,描述的是华能大连庄河海上风电Ⅱ项目首台风机组吊装的施工效率。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其中的核心设备功不可没,它就是由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船重工)制造的“中船海工101”号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这是个长93米,宽41米的钢铁巨物,在海上来去自如,移动时就像一条方方正正的大船,作业时4支粗壮的桩腿稳稳插入海底,走在上面如履平地。平台上还配有一台起重能力为1000吨的主吊机和一台起重能力为350吨的辅吊机,专门用来安装海上风电机组。

(图片来源:中船海工)

据山船重工总经理助理王海文介绍,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项目拥有多项自主创新专利,在设计作业效率、可变载荷承载、动力定位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扩展性、局部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绿色环保等方面居于目前国内同类型平台前列。“全船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在设计、研发、建造过程中形成了一条新的产业链,关联单位包括燕山大学、中船重工707所、中船重工714所、武汉船舶等。虽然这个产品已经交付,但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项目还将继续,成为我们公司在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王海文说。

空中有无人机,地上有无人车,海里自然也会有无人艇。秦皇岛市另一家老牌制造企业在多功能无人艇的研发制造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在秦皇岛耀华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华装备)的无人艇制造车间内摆放着两艘小艇,小的只有2米多长,大一点的也不过3米多点儿,共同的特点是没有载人船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功能各异的设备仪器。据多功能无人艇项目负责人刘宝民介绍,小的那艘是用于环境监测的,大一点儿的那艘是用于测量的,公司主要负责船体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以及整船的总装生产,无人艇产品作为水上智能平台,均预留载荷设备接口,可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搭载不同的任务载荷设备从而实现一艇多能的多样化需求。“这是公司无人艇产品系列中的2款,还没有对外销售,研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及丰富我们的系列化产品线。去年6月生产的一艘智能执法艇已经交付给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投入使用,目前还有一艘智能测绘艇将在年底交付给青岛一所院校。”刘宝民说。

据介绍,耀华装备在这个项目中攻克了高性能复合材料艇体、创新型无人艇系统解决方案、高精度自动航迹控制技术、自主航行避碰技术、艇岸协同通信技术等10多项关键技术,申请了10多项专利,发表了3篇论文,申请了15项软件著作权;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发挥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平台作用,耀华装备还积极筹建了秦皇岛市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年多来,秦皇岛市的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可谓多点开花,渤海环境监测组网式自主水下机器人系统、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移动平台、海工船舶及港口机械用重型液压马达、反渗透海水淡化节能装备及多用途系列化装置等多个创新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


科技公司精耕海洋生物产业


几个同样大小的笊篱漂浮在水面上,每个笊篱上都有小虾跳上跳下,有的很频繁,有的频率较低。熟悉水产饲料行业的人可能见过这个场景,这是一次饲料生产企业检验对虾饲料诱食性的竞赛。每个笊篱上都放着相同数量的对虾饲料,不同的是饲料中添加的蛋白活性肽来自不同的供货厂商,小虾们跳上跳下是在抢食吃,笊篱中的饲料最先被吃完就获胜了。

这次竞赛的获胜者出自海洋多肽及海洋生物酶在对虾健康养殖产业化示范项目,也是秦皇岛益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尔生物)生产的一款明星产品,竞赛结束后益尔生物董事长张维金就拿到了这家饲料生产企业30吨货的订单。其实,从2018年起,张维金就带着一系列海洋多肽产品到国内各大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进行推销,打赢了他所参加的所有竞赛。这些产品经过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试用后获得普遍认可,销量也从2019年的几百吨跃升到今年的8000多吨。更夸张的是,张维金把明年的销量定在了45000吨。对这一目标他很有信心,因为目前他已经握有20000多吨的预订单,而且产品早已是供不应求,为此他还新建了一条生产线来扩大产能。

这些海洋多肽产品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主要源于项目中的自主创新。据介绍,这些产品是以海杂鱼和水产加工的边角下料为原料,应用酶工程技术生产出来的;益尔生物自主研发了多酶联合定向内切和外切技术,内切是将蛋白质中的大分子肽链切成小分子,外切是切掉肽链两端连接的羧基或者氨基;大分子切成小分子便于消化吸收和增强生物活性,同时生成的免疫肽还能增强免疫力,切掉氨基后可以去除酶解产品的苦味从而增强诱食性,而且由于好消化好吸收,蛋白质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工厂化养殖的氨氮排放得到显著降低。“我们还针对不同的动物设计适合其养殖特点的配方,比如鱼虾蟹需要强烈的诱食性以便在饲料沉底前吃到嘴里,猪需要易消化易吸收才能吃得多且不拉稀,家禽的痛点则在于降低死亡淘汰率,需要提高免疫力。”张维金说。

值得一提的是,益尔生物正在大量推广液体产品来代替粉体产品。同样的效果,液体产品可以1:1代替进口鱼粉,这意味着它能大大降低国内各大饲料厂商的原料成本,更重要的是比使用鱼粉节省了一半的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的奥秘很深,很多东西都是陆地生物所不具备的。”张维金说。在秦皇岛,还有不少科技公司的老总和他有着一样的看法,他们也都在海洋生物领域实施了创新项目,其中有酶法生产壳寡糖产业化技术开发与产业链构建、鳐鱼与低值鱼类高值化利用加工产业化建设、海藻酸类肥料系列产品开发及产业链构建等。


涉海机构共建公共服务平台


在秦皇岛市,每年7、8月份都是旅游旺季,众多游客都会到海边的浴场去游泳,到了9月份又是开海的季节,那是属于渔民的狂欢。与此同时,这几个月也是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易发季节,而秦皇岛市的游客和渔民近年来从未受到赤潮生态灾害的影响,因为它们只要有一定爆发机率,就会在专业应急保障措施下被“无情”地扼杀了。

上医治未病,这位能防患于未然的“上医”就是基于大数据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海洋大数据平台)。这个项目由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申报建设,虽然还没有完全投入使用,却已经在服务海洋经济方面发挥着作用。

在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秦皇岛海域的卫星地图以及水质五参数、pH/溶解氧、排污总量等信息的实时监测数据及图表,这些信息都来自海洋大数据平台。据海洋大数据平台工程师江田田介绍,目前平台已接收了秦皇岛近岸海域气象站、17座岸基在线监测站、5套近岸海域浮标、海洋环境实验室等监/检测数据,完成了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治理工作,研发了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等模型,形成了基于特征矩阵分解和回归策略的平台框架,初步实现了海洋产业跟踪、灾害预警处置、环境监测评估、海洋资源规划、生态修复评估等服务功能,已申请专利20项,发表论文27篇,研发新产品2项,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除了海洋大数据平台,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秦皇岛环渤海生物产业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牵头建设下,海洋生物制品检测、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秦皇岛海洋生物产业检测与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涌现出来,为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经济科负责人介绍,目前秦皇岛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项目库中共有15个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各项指标接近完成,国家支持资金已经拨付到位1.52亿元,项目自有资金投入4亿多元,平均完成75%,其中3个项目自有资金投入已经完成。“秦皇岛市的海洋经济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也比较短。好在这些项目的技术创新力度很大,海工装备制造的几个项目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的还填补了行业空白,海洋生物产业有不少高端配置的实验室和该领域的顶尖人才。有这些项目在,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这些新兴业态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经济科负责人说。


来源:秦皇岛市海洋和渔业局

编辑:刘秀华

责编:孙雨

终审:张晓阳 杨勇

往期精彩回顾致敬!20202020,感谢有你!

秦皇岛,温暖2020

最新!河北2021年新高考方案出炉!

扫码关注我们微信号:qhdwanbao新闻热线:3645000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